公司动态 分类
Z6尊龙凯时任见:茶艺、茶道和茶表演【原创】

  Z6尊龙凯时在文人阶层中,陆羽当然不是爱茶者惟一,但别人最多只关注煎茶、煮茶的环节,陆羽却超越了很多,他经常走出门外,登上山岭,采摘茶叶,运回来后又亲手拣选、烘焙、制作,细心考察从种植、收获到烹制、饮用的每一个环节,试图找到一套完美的流程和仪式。

  陆羽的朋友、诗僧皎然写过《寻陆鸿渐不遇》诗:“移家虽带郭,野经入桑麻。迁种篱边菊,秋来未著花。叩门无犬吠,欲去问西家。报道山中去,归来每日斜。”说他某日去拜访陆羽,邻居说陆羽每天都去山里,到了傍晚日落才会回来。陆羽去山中做什么?皎然心中清楚:所为即茶。

 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,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生长的地方。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,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。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,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。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,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。

  皎然在另一次拜访落空之后写下《访陆处士羽不遇》:“太湖东西路,吴主古山前。所思不可见,归鸿自翩翩。何山赏春茗,何处弄春泉。莫是沧浪子,悠悠一钓船。”遐想陆羽“何山赏春茗,何处弄春泉”。猜不出具体地方,但一定是在考察茶树和泉水。

  皇甫曾,也是陆羽的朋友,他的《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》说:“千峰待逋客,香茗复丛生。采摘知深处,烟霞羡独行。幽期山寺远,野饭石泉清。寂寂燃灯夜,相思一磬声。”

  千山万水,接待避世的高士,人影在茶丛深处晃动,与烟霞融为一体。隐逸时间久长,山寺也那么绰约,山中饭食以素为主,泉水烹饪少量荤腥。寂寞宁静的孤灯之夜,无数幽思伴随着石磬的歌咏。

  《茶经》,从产地、品类、用具、器皿、采摘、制作、烹煮、饮用等多个方面对茶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,不但记载、归纳,而且文采斐然,是陆羽多年亲身考察和不断实验,体悟茶的精神、魂灵的文化结晶。

  《茶经》写成问世之后,立刻在士大夫间广为流传。人们竞相学习《茶经》中的方法,以履行其中的复杂仪式为雅事。

  《茶经》中介绍茶具的部分,不厌其烦地列述了二十四种茶具,还设计了能够盛放所有茶具的“都篮”。士人们对这套专业工具都非常艳羡,期望“好事者家藏一副”。不知陆羽是否策划过差距的制作和经营,如果以之赚钱,定已盆满钵满。

  陆羽博学多闻,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。皎然与诗人崔子向的联诗、陆羽与诗人耿湋的联诗,均从侧面反映了陆羽涉猎之广泛和著述之多样。

  皎然、崔子向联诗《泛长城东溪,暝宿崇光寺,寄处士陆羽联句》云:“箬水青似箬,玉山碧于玉。逼霄沓万状,截地分千曲。萍解深可窥,林豁遥在瞩。已高物外赏,稍涤区中欲。野鹤翔又飞,世人羁且跼,沈吟迹所误,放浪心自足。缅怀虚舟客,愿寄生刍束。说诗整颓波,立义激浮俗。荆吴备登历,风土随编录。恨与清景别,拟教长路促。溪鸟语鹂喽,寺花翻踯躅。印围水坛净Z6尊龙凯时,香护莲衣触。捧经启纱灯,收衽礼金粟。安得扣关子,玄言对吾属。”

  耿湋、陆羽《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》云:“一生为墨客,几世作茶仙。喜是攀阑者,惭非负鼎贤。禁门闻曙漏,顾渚入晨烟。拜井孤城里,携笼万壑前。闲喧悲异趣,语默取同年。历落惊相偶,衰羸猥见怜。诗书闻讲诵,文雅接兰荃。未敢重芳席,焉能弄彩笺。黑池流研水,径石涩苔钱。何事亲香案,无端狎钓船。野中求逸礼,江遗编。莫发搜歌意,予心或不然。”

  陆羽在《自传》中也说,他的诗词主要有《四悲诗》和《天之未明赋》以及《陆羽崔国辅诗集》《渔父词集》《洪州玉芝观诗集》等,书稿有《君臣契》《源解》《江表四姓谱》《南北人物志》《吴兴历官记》《湖州刺史记》《占梦》《茶经》计约60卷。古书一卷约三五千字,合起来确实不少。

  此外,还有《吴兴记》《吴兴图经》《杼山记》《虎丘山记》《慧山寺游记》《灵隐天竺二寺记》《武林山记》等地方志,《顾渚山记》《茶记》《泉品》及《毁茶论》等,还有《五高僧传》、《教坊录》及与颜真卿等编纂的《韵海镜源》等。

  所以说,陆羽是一位茶事专家,也是诗人、地理学家、史学家、传记作家。据说陆羽还写得一手好字,是个书法家。比较而言,他在茶学、地理学方面,成就更多和更大些。

  陆羽的主要成就就是《茶经》一书,共七千多字,如前所述,分为三卷十节,第十节专门教人用绢帛抄上《茶经》张挂,唐朝时期,即有很多人照办。

  陆羽对茶业的贡献,在于《茶经》一书。其实,茶事并非始于陆羽,陆羽开创了为茶事著书立说的先河,把茶事上升为专门的学问,创建了最早的茶学,其功非凡。

  在陆羽之前,如晚唐诗人皮日休所形容,旧时饮茶“必浑以烹之,与夫沦蔬而啜者无异”。过去喝茶,跟煮菜喝汤一样,方法粗糙,很不讲究。《书》陆羽传载:羽“著经三篇,言茶之原、之法、之具尤备,天下益知饮茶矣。”

  所以,除茶学贡献外,陆羽《茶经》对提高饮茶技艺、促进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发展,致“茶道大行”,都是起了重要作用的。

  茶道大行,其如何哉?宋代陈师道在再刊《茶经》的序言中说,自陆羽《茶经》流行以后,“上自宫省,下迨邑里,外及戎夷蛮狄,宾祀宴享,预陈于前;山泽以城市,商贾以起家”。

  由于陆羽的倡导和鼓吹,在隋朝和唐初以前属于南方特有的区域性文化现象的茶事,至唐代中期以后,“滂时浸俗,盛于国朝,两都并荆、渝间,以为比屋之饮”;不只是南方,长安洛阳所在的京畿、中土,对茶事的崇尚,也和荆、渝地区没有什么两样了。

  长安洛阳“两都”并非山野之地,而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,文人士子竭力效法,茶事由南而来,自然快速兴盛。中原农村的饮茶风气又是怎样的呢?

  李珏,字待价,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,唐朝宰相。《旧唐书·李珏传》载:“茶为食物,无异米盐,于人所资,远近同俗。既祛竭乏,难舍斯须。田闾之间,嗜好尤切。”

  “田闾”,乡间,农村,“嗜好尤切”,爱好和喜欢反比市镇还厉害。可见其时,非但北方城镇,连同南方,天下“一俗”,已把茶叶看作粮食和食盐一样必须了,是须臾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成分了。

  “茶兴于唐”,确乎如是。茶事成为一种文化现象,是中唐及以后形成的。茶从最早的蜀中,扩大区域到巴蜀和荆楚,再发展为江淮以南的文化,也是中唐以后才形成和确立的。

  最早的“茶道”概念,出自皎然的《饮茶歌诮崔石使君》:“孰知茶道全尔真,唯有丹丘得如此。”这里的“茶道”,显然是饮茶之道。既然是饮茶的讲究,它就需要通过茶事主要是饮茶活动来体现。没有茶,没有品饮的讲究,就无所谓茶道了。

  陆羽之前,“瀹蔬而啜”,非常粗鲁,都不讲究,即便有“道”也不会行。陆羽撰著了《茶经》,从茶叶的采摘烹煮,到茶器的选择、饮用的范式,加以总结、倡导,把饮茶的解渴充饥、清热疗疾提高到物质和精神融合的高度,变成了一门非同寻常的学问,才有了所谓饮茶之道。

  讲究“煎茶之法,造茶具二十四事”,由是茶道大行。据此能否认为中唐时期的茶道文化仅为煎茶设具的物质文化呢?不能简单地这么认为。茶道文化有它的产生、发展、丰富的过程,是精神文化在物质文化之上生发、活化的过程。

  其实,陆羽的《茶经》并未提到“茶道”二字。有了《茶经》,方有茶道和茶道大行,故而在实质上可以把《茶经》看作茶道著作。

  众所周知,“道”是古代的思辨哲学概念,由老子李耳提出。所谓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,是古人对世界本源的认识及对万物规律的概括,审美、哲理和精神特色非常明显。

  陆羽的《茶经》呢,特点和重点是烹煮茶汤的技术,探究从选叶、采摘到选水、火候对茶汤品质的影响,寻求茶汤品质最优的烹煮方法,似乎偏重于“技”和“艺”,因而不妨视作茶艺性质的茶道。

  偏重于“技”和“艺”,当然也在趋向于美学意义上的文化性。唐朝之前人们对茶叶即苦荼的使用,多在饮用、食用和药用功能层面,陆羽《茶经》则升华了精神,把日常的饮茶活动推向了艺术审美的高度。他把泡茶的整个过程系统化了,并且融会贯通,赏茶、鉴水、列具、烹煮、品饮,环环相扣,形成了茶道艺术的链条。在这根链条的每个环节,都融入了艺术的体验,追求内心的愉悦。

  所以说,陆羽在做“茶艺”,给茶事注入了浓厚的艺术成分,丰富了审美内涵,将古来平淡无奇的茶事幻变成了一整套美的艺术。

  在《茶经》中,陆羽除讲选茶、择水、用火、设具和饮用以外,还提出“茶性俭”,“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”等,这些是高于茶艺的精神的东西,这些东西并非自外而来,而是茶中自生,或者说是从茶文化的淀积中承继过来的。就是通过饮茶活动,修心养性,培育、造就“精行俭德”的脱俗之人。

  卢仝和皎然他们的茶饮,跟所信仰的宗教密合,通过饮茶,提升修为,使精神超然物外,以达到羽化登仙或参禅乐行的美妙境界。道茶和佛茶,选择清净的饮茶环境,独自品茗,引发思想之悟和心理升华,,将饮茶作为得道、入禅的途径。

  修行类的茶道所谓寄情山水,隐居修行,“得道成仙”,晋代道师葛洪《抱朴子》解释是:“上士得道,成天官。中士得道,栖集昆仑。下士得道,长生世间。”上等的得道者,升仙,中等的得道者,赴昆仑山,一般的得道者,长生不老。把饮茶作为一种修行手段,由凡人变成仙人,是修道的路径和过程。

  卢仝“六碗通仙灵”,皎然“三饮”得道,算法不一,饮茶数量不同,但所揭示的茶道思想是相同的,道家和佛家都把饮茶活动当作修行悟道的捷径,借助饮茶活动达到物我两忘的感悟,到达仙人的精神境界。

  文人骚客,饮茶品茗,并不以解渴、药用或者健身为目的,也不以择叶、选水、茶具、置茶等方式沏泡美味的茶汤作为茶道,而是通过对品饮的形式、内容与过程给予人感官上的享受和文化的感悟。

  他们不但也讲究饮茶的环境,还讲究艺术的布置,服饰的选择和穿着、茶仆茶侍的挑选和使用,辅之以美感的口头表达,譬如优雅的举止、自如的谈吐、沉稳的语调、独特的语言感染力,辅以茶仆茶侍的肢体语言,感悟人生哲理,体现人文精神,表达对世界事物的理解与知悉能力,实现美学文化和艺术文化过程,算是民间茶道吧。

  中唐时期,茶风日盛,涌现了很多茶学专家,比如当时有一位叫常伯熊的,人们认为其造诣不在陆羽之下,名气还一度盖过陆羽,皇亲国戚对他的茶技尤其赞赏有加。

  陆羽以隐士自居,煎茶时不重繁文缛节,选择的地方也多是野寺山园、松间石上、临涧瞰泉之处,颇有高古之风Z6尊龙凯时,还有最重要的是陆羽始终以茶为本,无论在哪煎茶,最终都是用来喝的,茶道不是用来展现的。

  针对陆羽的特点,常伯熊做了另一番调整。他当然是了解陆羽煎茶法的,在陆羽的基础上,从服装、器具、串词等多方面对“陆法”做了改进和包装,脱却了山野气息,散发着贵族光辉。经常伯熊“优化”过的煎茶法,在王公朝士的圈子迅速流传。

  李季卿,祖籍陇西成纪,弱冠举明经,颇工于文词。应制举,登博学宏词科,迁京兆府鄠县尉,累迁中书舍人。受命“宣慰江南,时茶饮初盛行,陆羽来见,既坐,手自烹茶,口通茶名,区分指点。李公心鄙之,茶罢,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”。

  说是接待的地方官员知道李大人爱喝茶,于是向李大人推荐了当地茶界新星常伯熊。常伯熊听说是为朝廷命官李大人煎茶,欣然前往。唐代封演的《封氏闻见记》曰:“伯熊著黄衫、戴乌纱帽,手执茶器,口通茶名,区分指点,左右刮目。”常伯熊的茶煎好了,茶艺表演也完成了。李季卿喝了两杯茶,算是对常伯熊的肯定。

  当地接待的人又向李大人推荐了陆羽。陆羽当时正在快马加鞭修改《茶经》第二稿,名号尚不响亮,只是在当地小有名气,京官李季卿听没听说过也不一定。

  《封氏闻见记》中记载:“鸿渐身衣野服,随茶具而入。既坐,教摊如伯熊故事。李公心鄙之,茶毕,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。”

  陆羽煎茶时,全然没有常伯熊的气派,尤其是官僚李季卿,看到陆羽连衣服也没换就来为自己煎茶,本身就很失礼,而且煎茶的过程看起来跟常伯熊并无二致,所以心中对陆羽颇为鄙夷,当陆羽煎出茶来奉予李季卿时,李大人一口都没喝,让童子拿30文钱给陆羽作为酬金。这30文小钱就是李季卿为陆羽煎茶定出的价值。

  李大人的作派,几乎像是当众给了陆羽一个响亮的耳光,打的陆羽七窍冒烟,据说回去就写了篇文章《毁茶论》,惜已散佚,具体内容不得而知。

  究竟谁是大师,或许当时的人还在见仁见智。时间将证明一切,这句话说得好。陆羽《茶经》既成,光热震铄古今,受到一致认可,而曾经也如众星捧月般的茶师常伯熊却黯然失色,逐渐为世人所遗忘了 。

  或许是常伯熊太民间了,太世俗了,太注重表演和表面功夫了,没有探寻茶的真谛,忘记了茶最终还是饮品朴素道理。据说常伯熊年老时患了风疾,自己归因于长期饮茶,曾被众人热捧的煎茶大师竟又建议世人远离茶饮,不要近茶。

  难道茶有罪过吗?不是,陆羽比常伯熊喝茶更多,却没有患风疾。因为陆羽真正地爱茶、知茶,始终坚守着不务华丽表象而重朴素本质的“茶道”。

  不管怎么说,陆羽是茶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茶专家,他的《茶经》也是公认的第一部系统阐述茶事的书籍,已被定论为古代茶叶的百科全书。

  陆羽的《茶经》实在有名,以至于《茶经》传开不久,他就成了“茶神”一般的人物。

  《唐国史补》记载说,陶工出售茶具的时候,会附赠一种叫“陆鸿渐”的小瓷人,茶商卖茶展示茶品时,将茶水浇到“陆鸿渐”身上,陆羽就会保佑茶叶大卖。时至今日,这一离奇风俗仍在很多产茶地区流行。

  任见,即作家后山,出身理科,中外文化比较研毕业,有《浪漫国度-法国史传》6卷本、《洛阳城》10卷本、《丝路密码》2卷本、《大唐上阳》(10卷本)《帝都传奇》(10卷本)《牡丹传奇》(10卷本)《曹操传》(大陆、台湾版)《刘禹锡传》《白居易传》《来俊臣传》《薛怀义传》《巫文化诠讲录》《学以成人》等著作及译作逾百种。